相信大多數人對磁磚的認知可能都只停留在居家裝潢的地磚牆磚、大型商場內的地磚、公共場合人行道的地磚,大部分人區分的出地磚和水泥地與石材的不同,但卻區分不出瓷磚與瓷磚之間的不同,可能會有人疑惑:瓷磚,不就是土和水融合,再加一些特殊物質凝結而製成的磚嗎? 磁磚,真的只是水和泥的融合,就沒了嗎? 小編想說,那是因為你對磁磚這一塊的認知度不夠,磁磚可是有很多種的品類的,例如:拋光磚、柔光磚、仿古磚、木紋磚、拋釉磚、仿大理石磁磚、負離子磁磚等等……真正一一對照產品圖認下來,可是能讓你眼花撩亂的。 所以磁磚不只磁磚,它的品類繁多不可小瞧。 這次小編先跟大家介紹磁磚當中,可謂是最基礎的磁磚品類-拋光磚。 ···
Click:02024
丹青之作,匠心傳承 3月28日,中央電視台CCTV-7頻道全國首播順成陶瓷集團旗下品牌-順輝磁磚的《丹青之作,匠心傳承》專題片,再次引起了大眾對中國製造工匠精神的關注。 丹青之作,匠心傳承-將內在個性本色彰顯於外在出色,讓本色更出色。這不僅是順輝品牌賦予丹青石產品的精神,也是當下「高品高質」人群的真實寫照。 有顏有品,高端跨越 在順輝品牌一連串的創新產品名單中,丹青石是其最值得驕傲的一筆。充分展現了順成陶瓷集團最新技術與最強實力,更是順輝品牌實現「有顏有品」的高端產品方向的一大跨越。 就以產品規格這一細節為例,丹青石1500×750mm規格,比磚···
Click:02024
粽子雖小,卻貫穿古今,展現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美好。古代粽子長什麼樣子?粽子又帶給人們哪些創作靈感?我們一起來看古往今來的粽子巧思。 古代粽子長什麼樣子? 在江西九江德安縣博物館裡,珍藏一對南宋古墓出土的粽子。據古墓碑文記載,墓主週氏葬於西元1274年,距今已有750年。 江西省九江市德安縣博物館講解員 李佳:墓主人生前可能也喜歡吃粽子,所以把粽子帶到棺木當中去。在古時候其實棺木當中放粽子,它也是有表達哀悼的一個意思,並且粽子是成雙成對的,也有一種美好的寓意。 古代會用怎樣的器物蒸煮粽子呢? 在重慶開州博物館,展出的國家一級文物-東漢青銅甑,就是一件用來蒸煮食物···
Click:02024
7月30日,東莞市收藏家協會會員藏歷代陶瓷酒器展在影像虎門藝術中心進行。此次展覽,將展出72件中國歷代陶瓷酒器精品,至9月1日結束,全程向公眾免費開放。市民可以近距離欣賞歷經歲月洗禮依舊留香的陶瓷酒器,直觀感受中國古瓷文化的非凡魅力。 據了解,本次展覽主題為“留香千載”,由東莞市虎門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指導,市收藏家協會、虎門鎮宣教文體旅遊辦、虎門鎮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共同主辦。 中國陶瓷酒器文化綿延數千年,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文明發展的見證,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主辦單位表示,本次展覽的展品自新石器時代之馬家窯遺風,至漢唐時期之莊重典雅,再到明清時期之精···
Click:02024
6月29日,「雲陶三人行」陶瓷藝術精品展將在雲南省圖書館開幕。 本次展覽將展出雲南省三位知名藝術家-谷鳳羽、馬行雲和劉也涵的陶藝精品100幅(件)。參展的陶藝作品集合了不同地域、不同工藝特色和不同藝術風格的作品:觀眾既能欣賞玉溪的青花瓷,也能品味華寧的七彩釉陶和建水的五色紫陶,還能走近曲靖潦嘟的柴窯燒製作品。 展出作品的類型涵蓋了瓷版畫、陶板畫、花瓶、陶壺、陶塑,旨在讓受眾透過感受雲南民族民間陶瓷藝術的力量,激發人們內心深處的純真與思緒的碰撞,讓人們感受到雲南民族民間陶瓷藝術的魅力與主張。 身為雲南人,不能不了解陶瓷。雲南有上萬年的陶瓷生產史,陶瓷是研究雲南···
Click:02024
7月10日,據大灣區之聲: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開幕兩週年之際,全新專題展覽《流光彰色-故宮博物院藏明代陶瓷珍品》從今天(7月10日)起正式對外開放。本次展覽是香港故宮文博館開館以來的第二個大型中國陶瓷展,共展出來自故宮博物院的106 件陶瓷珍品與7件香港故宮文博館的館藏瓷器,分三個單元,從器形、釉色、紋樣等方面,展現明代早、中、晚期陶瓷工藝的演變發展及傑出成就。 明代是中國陶瓷發展史上最鼎盛的時期之一,瓷器品質精良,多姿多彩,是當時中國歷史、科技、藝術以及國際文化交流的縮影。本次展出的106 件來自故宮博物院的陶瓷幾乎都是首次在港展出,包括21件國家一級文物,如洪武···
Click: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