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念超
原標題|直播帶貨,火
最近一週從廣東一路向北,走訪了商丘、鄭州、石家莊、太原、鄂爾多斯、北京、秦皇島等市場,拜訪了客戶、老朋友以及地產商,希望能為新的一年尋找到營銷策略和方向。所以,錯過了雙11,只能被平均了1000元。提起被平均的1000元,出自11月12日中國人民銀行微信公眾號發布的數據:雙11當天,“網聯、銀聯共處理網絡支付業務17.79億筆、金額14820.70億元”,剁手黨人均消費1000元。
今年的雙11,確實讓剁手黨興奮,一天的網購量超過了中小國家整年的收入水平,讓人不得不敬佩國民的狂熱和消費的偉大。不過,最搶眼的不是銷售數據,而是數十萬的直播間主播,直播帶貨全面爆發,成為今年各大電商的重點行銷利器。據悉,T貓雙11的20萬個品牌和商家中,有一半都開起了直播間,直播場次比去年翻倍。
談到直播帶貨,應該與原來電視上養生節目帶貨和「不要998,也不要399,現在只有99的電視購物」有一比。電視上,一個老中醫正襟危坐大談養生之道,然後直接或間接推薦某產品,電視外的觀眾看得相見恨晚,買買買!以前,我也是電視購物的“衝動者”,在主持人熱情澎湃的推薦下買了個手機,但還沒怎麼用就它娘地嗝屁了,不要說退貨,連保修都無門,只能自我安慰「吃一塹長一智」。直播好,不僅可以賞心悅目,也可以看到真人真效,看似省去了做「白老鼠」的風險,確實是不錯的行銷手段。不過,在美顏和濾鏡氾濫的今天,消費者還是要多長點心眼,畢竟直播帶貨目前還處在法律的真空地帶,買假維權難、成本高。就如《環球時報》11月13日一篇題為《直播帶貨,監管莫缺位》的文章所評述的一樣,監管不能缺位。
(圖源網路)
談回消費,2019年10月份CPI成長高達3.8%,多少有點小意外-有人說都是「豬」惹的禍,豬肉貴是有影響,但讓豬背鍋確實有點牽強。這導致了週一股市在五大利好的情況下大跌1.8%的囧局,週二、週三雖跌幅收窄,但量能遠遠不夠。從這個層面來看,在消費新高的當下,信心並沒有被鞏固。對一個普通的消費者來說,三大消費是房子、車子、小孩。車子,可以量力而行,也可以不買,不會有太大的壓力;孩子,花費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也相當於月供,不會一次性投入大筆資金;只有房子,成了最大的一次性投入,帶來的壓力最大。根據百度大數據對雙11的各維度分析,可以看出年齡層、地理、男女等消費的趨勢和購買結構,這可能是2020年大家的成長點和發力方向。
再看一下幾個細分品類雙11的數據:茅台2萬瓶秒搶,又追加6萬瓶,蘋果和華為的銷售業績都遠超去年,更有華Z酒行提出「不打折,更大買」。這些品類反映了消費需求的另一面,同時引發學者對「低價當道」的拷問。今天雙11傳遞的了一個訊號:新消費和新供給即將成為主流,消費不再是買便宜,也不再只是打折商品,而是物質背後的品牌、文化、服務和體驗。
今年的雙11狂歡已經遠去,除了購物的喜悅,就是退貨的煩惱,畢竟,衝動的還是大多數,沒有領會新雙11精髓的也很多。同樣,對商家來說,也要思考後雙11時代的消費趨勢與販賣邏輯。
最後,關於雙11,分享一段話與大家共勉:「所有手藝人都希望我們把美感和使用結合起來,實行少買多用的極簡原則,可是我們習慣了從頻繁的剁手過程中一次次確認自己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