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年輕人最喜歡的短視訊社交工具恐怕非抖音莫屬。
抖音的魅力有多大?
催生現今最大的謊言-「我刷完這條抖音就睡覺」;讓人對世界充滿敬畏--「自從有了抖音,一切皆有可能發生,就算是說世上有鬼,我都相信」;成為當代青年自救的神器-「當生活撐不下去的時候,就去抖音上看看別人的Vlog吧」…
以顛倒眾生的魅力,抖音吸引了數以億計的使用者-不僅包括多數以娛樂為目的的個人和以行銷為目的企業,也包括以發布資訊、宣傳政策為目的的政府單位,是繼微博、微信公眾號之後又一個任何個人和組織都無法忽視的社交工具。
然而,本文卻要冒天下之大不韙一般拋出一個疑問:瓷磚品牌真的有必要做抖音嗎?
禪哥認為:做抖音需慎之又慎,做之前必須想清楚兩個問題。
問題之一:是否找到有效的變現方法?
抖音擁有片段化、形象化、智能化三大核心優勢。碎片化決定它拒絕客套,摒棄繁冗餘,簡單、直接、明了,15秒的視頻,前3秒就已經決定了人們有沒有興趣,想不想看下去;形象化源於它視頻的表現形式,比文字和圖片都直觀、形象和生動,更具傳播力;智能化則體現在其內容的推薦機制上,粉絲在上面的每一次點讚、評論、轉發,看過哪些視頻、在哪類內容停留多久時間,都會被記入資料庫,然後它會透過大數據計算出粉絲感興趣的內容,當粉絲再次打開它時,它就會聰明地將相關影片精準地匹配和推送給粉絲。
三大優點決定了抖音的吸粉功能比微博、微信更強。在微博和微信上內容做得再多再好,但不積極去推廣,也很難吸引粉絲;而仍在紅利期的抖音,只要有夠多夠好的內容,系統就會自動將其推薦給粉絲。
說了這麼多,只是為了說明抖音吸粉引流相對容易得多。君不見,在抖音上,多少能人異士只要一展示才藝,多少美女只要賣個萌發個嗲扭扭腰甩甩臀,多少假得不得了的故事只要能迎合一些人的心理和感情… ……就都可能在短時間內漲粉成千上萬甚至一夜爆紅。
吸粉目的何在?少數抖音主可能純粹是自娛自樂,獲得認同感和成就感,但大多數抖音主當然是為了變現。怎麼變現?要嘛靠直播打賞,要嘛靠承接廣告,要嘛靠直接賣貨,要嘛二者或三者兼具。
對於個人抖音主或品牌屬性不是那麼明顯的企業抖音主來說,以上三種變現方式可能很有效果;但對於品牌屬性非常明顯的企業抖音主尤其是磁磚品牌抖音主來說,它們幾乎起不到任何作用。具體而言,原因有三:
一是做不出有創意的內容。 建陶業向來思想封閉、陳舊,絕大多數瓷磚品牌不善創新,只愛跟風、模仿乃至抄襲。如此心態和狀態下的瓷磚品牌的抖音運營人員,怎麼可能做得出有創意的內容而吸粉、引流和變現?
二是不可能接獲廣告。 這點很好理解。自己就是一個打廣告目的明顯而粉絲和流量又十分有限的抖音主,怎麼可能透過吸引其他企業抖音主來投放廣告來變現?
三是缺乏電商平台作支撐。 眾所周知,磁磚是目前為數不多的沒有被電商沖垮傳統行銷管道的建材產品。反過來說,大多數磁磚品牌都沒有打造出產生銷售力的電商平台,多數磁磚品牌做電商只是為了增加一個宣傳品牌的管道。沒有一個具備銷售力電商平台,怎麼可能將本來就少得可憐的流量變現?
一切不以將流量變現為目的的自媒體運作都是耍流氓,抖音行銷也不例外。
問題之二:是否盲目跟風和捨不得投入?
為什麼只要有人做微晶石大家就會跟風去做微晶石?為什麼只要有人做瓷拋磚大家就跟風去做瓷拋磚?為什麼只要有人做大板大家就都跟風去做大板? ……
原因無他。只因為這些產品是潮流,只因為這些產品利潤大,而不是自己在做這些產品上有獨特的優勢。
不少瓷磚品牌做抖音亦是跟風的劣根性使然,而非對於抖音有著多麼清楚的認識和多麼明確的目標、計劃。別人做,我們也做,老闆和領導說做,我們就做;否則就是沒有面子,就是輸在起跑線,就是錯失一條行銷管道。做到就是賺到,做抖音的邏輯就是這麼簡單粗暴。
但真的是做到就是賺到?其實未必。何況根本做不到。
有的瓷磚品牌開通和運營抖音號已久,但粉絲量和關注量寥寥,就像是荒蕪多年的田地,只有野草,不見果實;有的瓷磚品牌喜歡模仿抖音上的熱點做一些搞笑視頻,雖然比自己其他生硬的內容更有吸引力,卻仍然擺脫不了缺乏創意的硬傷;有的瓷磚品牌經常宣稱自己搞了一個什麼活動,吸粉幾十萬,獲贊幾十萬,但進入抖音一看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兒,無非與其微信軟文一樣,不過是自娛自樂自嗨自吹……一些瓷磚品牌做抖音,還不如它們的經銷商接地氣。 如此抖音行銷,往往適得其反,無異於表示自己缺乏魅力、只會抄襲和說話做事不靠譜。
此處應有抖音截圖
但人艱不拆,另配他圖
沒有明確的目標、計劃就盲目地去做抖音,簡直是南轅北轍。那有了明確的目標、計劃,卻捨不得投入呢?更是瞎扯淡。
據悉,某陶企因為行情不好在今年下半年裁了員,老闆卻要求被裁得只剩下一個經理兼空間設計師兼平面設計師和一個策劃的市場部加強自媒體運營,不但要提升既有的微信公眾號的閱讀量和影響力,還要開通抖音號並將其做好。
要做抖音,卻不願投錢又不想給人的磁磚品牌,一方面要馬兒跑,一方面又想馬兒不吃草,也不看看抖音上那些玩美食的人,為了一個小視頻捨得投入一頭犛牛和耗費整天時間,你卻一個子兒不想花,連時間和人員都捨不得投入。你是猴子派來的逗比嗎?令人覺得遺憾的是,這樣的陶企還不在少數。
別說素來就缺乏創新的建陶業很難找到做抖音的人才,就算是有這樣的人才,如果不給錢不給人,人家也不會跟你玩。自己另起爐灶去做抖音創業者,豈不是來得更爽?
如果只是盲目跟風,卻又捨不得投入,這樣的抖音行銷注定失敗。
本文雖以抖音為名,但談論的遠不止抖音行銷。說實話,整個建陶業瀰漫著不喜歡聽真話的氛圍,說真話的人往往會被扣上「傳播負能量」的帽子。於是,很多人集體選擇性無視,一廂情願地認為磁磚品牌只要做了抖音總比不做好。對此,有識之士呵呵一笑。
有人冒充魯迅先生說:「人只要有錢,煩惱就會減掉90%以上,情商智商也會提高,更不會亂發火。」但是錢從哪裡來,冒充魯迅先生的人沒有說。
相信也會有人跟風說:「你說做抖音的瓷磚品牌只要弄清楚兩個問題,粉絲數量就會呈幾何級地增長,變現也會變得很容易。但是你只指出了問題,至於到底該如何解決問題,你也沒有說。
禪哥只能說:磁磚品牌要不要做抖音,一定要慎重考慮。如果決定要做,內容千萬不能太隨便,可以嘗試用心做原創視頻,透過傳授瓷磚選購、鋪設、保養技巧和家裝家居知識的方式拉近品牌與消費者的距離,切忌將自己做成一個只會跟風、模仿甚至抄襲或沒有目的亂搞笑的抖音號。
抖音本來就存在娛樂至上的弊端,在抖音上跟風、模仿乃至抄襲或沒有目的亂搞笑無法給消費者帶來足夠的信任,而給消費者帶來足夠的信任恰恰是品牌和其經銷商等合作夥伴最希望達到的效果。